周颖,中共党员,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25届本科毕业生,2024年度成思危名誉校长奖学金获得者。曾荣获国家奖学金、校优秀特等奖学金(两次)、社会工作奖A等、校优秀学生干部、校优秀团员、第四届“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”全国一等奖、第四届“知行杯”上海市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、知行计划云支教全国优秀团队奖。目前,已保研至武汉大学。
从“花草代言人”到“科研萌新”
周颖有个独特爱好,喜欢记录华理的植物,被室友调侃为朋友圈发植物“小作文”第一人。她至今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拍摄的向日葵照片,并以此作为自己在心中追光的精神寄托。
受入学大礼包里“会变色的校徽”的影响,周颖对发光材料产生了极大兴趣。这枚小小的校徽,让她更加坚定了对应用化学专业的选择与热爱,开启了第一段科研“追光”之旅——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。聚焦学科前沿“光控分子开关”,周颖与队友对设计实验反复验证、打磨,力求作品能有所创新。但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在几近放弃时,指导老师罗千福给予了团队关键的支持,使得这个历时一年的项目收获了全国一等奖。
从“拼命三郎”到效率达人
作为名副其实的“六边形战士”,周颖在学业、竞赛、学生工作等多个领域都交出了亮眼答卷。她说:“刚开始没掌握好学习、竞赛和学生工作之间的平衡方法,大二时简直忙到飞起。”转机来自辅导员李俊雯老师的建议:“把每天划分成‘时间格子’——必做的事情雷打不动,其他时间灵活分配。”这套方法让周颖如获至宝。她把重心放到了学习上,并在工作中逐渐掌握协调的技巧,更好地胜任了新媒体部长的工作,让整个部门高效有序地运转起来。
周颖致力于为学院公众号增添人文温度。从“七秩华理”校庆专栏到“早安晚安”跨年系列,再到“送大三”奉贤相册征集活动,展现了化学学院别样的温情。她说:“看到我们共同完成的几百篇推文永久保存在‘爱化学’微信公众号里,这就是最大的成就感。”
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
自从了解到“华理研支团”这一支优秀的队伍,周颖心中便种下了志愿的种子。她时常想象着站在讲台上的场景,渴望用知识和爱心点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未来。
怀揣这份初心,周颖多次参加江海小学云支教活动。2022年暑假,她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建“系舟江海”云支教实践团队,向江海小学1至5年级学生授课11门,涉及非遗、电影艺术、自然保护等多项主题,得到当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。实践团队也因此获得第四届云支教大学生乡村教育奖“全国优秀团队奖”。
“我认为,向日葵的美不在于一枝花,而在于有一片荡漾的向日葵花海。无论是我的老师们还是同学们线上配资开户,他们的积极向上以及对生活和专业的热爱,都让我在成长中更努力地去追寻阳光,和大家一同去成就百花齐放、欣欣向荣的景象。”周颖说。
方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